搬家計畫 搬家公司設備 搬家公司家具損壞賠償 搬家公司伸訴參考 搬家公司糾紛案例
※常可能發生的問題: ◎接洽搬家業務人員與實際搬運的公司不是同一家公司。 ◎搬到一半即刻意借機加價,不然就停止搬運。 ◎約定來的車輛比原先大,且硬收大車的錢。 ◎約定的車輛比原先多,不給他們搬,竟強收「出車費」。 ◎裝載的物品皆未滿車,本來一車可裝完的硬是用兩車裝,並且硬要收一車的錢。
案 例 一 ※問題:接洽搬家業務人員與實際搬運的公司不是同一家公司。 ※留意:先問清楚當事人未何未來並確認所有細節,如有出入可考慮接洽事先預備好的第二家搬家公司。 ※故事內容: 陳先生在搬家前找來搬家公司估價,雙方談好總價格為15000元,搬家當天陳先生雖有感覺接洽當事人並未到場,且心中也產生少許疑問但也未加於詢問,等所有家具已搬至新家時搬運人員卻向陳先生索取25000費用,此時陳先生即向對方說明不是談好15000元的嗎?只見對方一再回答怎麼可能並講了一大堆理由,經由陳先生極力的與對方討價還價,最後對方才答應以20000萬元成交並把家具搬運下來,事後陳先生只有自認倒楣的多付5000元。陳 老闆找搬家公司估價,講好三車36000元,後來搬家公司來了六車,索價72000元,但是每車都沒有裝滿,甲表示身上沒有那麼多錢,對方逼他付36000元現金,又要他簽下36000元本票,此後,搬家公司的人經常到公司催討,使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又怕遭對方報復,而不敢出面投訴。
案 例 二 ※問題:搬家公司人員極力推銷箱型車談及東西不至承載時曝露而有所損失。 ※留意:箱型車搬運雖為趨勢,搬運當天最好有人適度監督。 ※故事內容: 林先生和搬家公司接洽,接洽人員表示一般開放式的中型平台車3200元,而箱型車,可裝較多東西,美觀又防雨,但費用較高,林先生思考後,選擇箱型車,搬家當天只有他一人,無法監督工人裝載物品的情況,司機說東西裝不下,需要再裝一車,林先生在沒辦法下答應再加一車,後來他發現兩車都裝載不實,而且因為是封閉式的車子,反而不容易發現內部裝置情況,只能自認倒楣多付一倍費用。
案 例 三 ※問題:搬到一半即刻意借機加價,不然就停止搬運。 ※留意:接洽時多留意對方穿著及態度,未決定前最好再以電話或拜訪方式測試。 ※故事內容: 吳小姐好不容易經過多年奮鬥買了一間房子,要結束無殼蝸牛的生活,搬家前她透過網路找到一家全省聯營的搬家公司,電話講好一車4500元,搬家當天當工人將東西搬至新家時,搬運工人忽然提出需另加工資費,一個工人2000元,這次來四個再加8000元,費用共12500元,此時所有家具皆還在車上,吳小姐只好無奈的接受這次慘痛經驗。
案 例 四 ※問題:約定來的車輛比原先大,且硬收大車的錢。 ※留意:發現來的車輛大小與原先談的不符,應先再確認好費用有無差異,千萬不要有賺到便宜的心態。 ※故事內容: 劉太太平常就很會買東西,由於家庭經濟還算不錯,所以買了一間比原來大的房子,有一天找來了搬家公司談好搬家事宜,並談好一台中型車量即放得下,且費用為10000元。搬家當天搬家公司卻開來一量比原先約定的車輛大,此時劉太太內心暗中盤算還好當天未要求以較大車輛來搬運自認撿到便宜,不料等所有家具搬運上車後東西並未如預期多,當然也就不需如此大車來搬運,不過正當劉太太正為自己的決定感到自豪時,一張15000元的帳單不知何時卻以敲敲的出在她面前等待她簽收,雖經劉太太一再的辯論,只見對方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最後劉太太在百般無奈下只好接受事實。